摘要:本文介绍越南汉语教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越南汉语教学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越南;汉语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749.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479(2015)05-0052-0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Vietnam
Zeng Xiaoyan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in Vietnam,specifically introduces thedevelopment process,current situation,and issues of Chinese language in Vietnam,and also provides several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Vietnam.
Key Words:Vietnam;Chinese Teaching;Discussion52brought to you by COREView metadata, citation and similar papers at core.ac.ukprovided by Xiamen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引言
越南是中国的邻国,中越两国有着长久的交往,汉语教学在越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越南曾经一度掀起“汉语热”,但在汉语在世界范围普遍盛行的今天,作为汉字文化圈主要国家之一的越南,其汉语教学发展的速度稍显缓慢。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中越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越南对汉语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回顾越南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了解越南目前对汉语需求的具体状况,以寻求符合汉语自身特征和越南国情的汉语教学方法。
一、汉语在越南发展的历史
越南在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并且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使用,包括科举考试、文学作品、政府公文等。例如,科举在越南出现于11世纪(李朝),越南汉字文学作品代表有阮攸(清轩诗集、南中杂吟、北行杂录)、阮廌(抑齐诗集)等。在近代,20世纪前,越南华人主要是以类似于中国私塾的方式请汉语家庭教师给子女教授汉语,这种教学方式一直延续到1907年,越南堤岸的闽侨谢妈延、曹允泽、林民英、潘秉德等发起创办闽漳学校,标志着私塾式的华语教学模式结束。越南史上第一所华校是闽漳学校,随后华校规模不断扩大,越南华校多是由“帮会”创办。
1975年越南统一后,随着国际关系的演变,中国和越南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不断扩大,两国关系处于非正常化阶段,越南的汉语教育开始衰落,部分华校解散,部分华校与越南普通学校合并。由于当时越南政府的政策,华校被迫关闭,不再教授汉语。到20世纪80年代,华校数量减少至30所,其特点是汉语课时少、教材观点陈旧、政治色彩浓厚等。只有华人子弟集中的学校允许教授汉语,每周课时约为4节,统一使用越南政府编写的教材。
1986年,越南实施革新政策,大部分越南人开始学习英语。1991年11月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开始恢复和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汉语也逐渐成为越南经贸发展的重要需求语言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汉语成为越南的第二大外语。大学、外语学院都设有中文系,有涉及商业、贸易等专业性的学校。各地高校积极开设中文专业、汉语选修课,社会上成立华文中心以及创办私立华校,这充分表明了越南的汉语教学已经迎来复苏的迹象。
二、越南汉语教学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越南国民教育体系中汉语教学的发展
在越南的国民教育体系中,由于越南实施革新开放政策和中越关系正常化等原因的影响,越南政府放宽了对汉语教学的语言限制政策。1989年,越南部长会议第256号指示规定,在华人集中的地区,华人子弟可以学习华文,可以成立各种利用华语表达的文化艺术组织①。越南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汉语教育形式有两种:第一,正规学历教育(如直属于越南教育培训部、河内国家大学、胡志明国家大学的中文系);第二,非正规学历教育(如直属于其他高等院校的中文科、各种外语中心的汉语科或称华语科)。外语中心的汉语科每周上6~12节课,按照越南教育培训部规定,颁发根据相应学时可以考取等级的国家证书②。2006年5月5日,越南教育部签发了《普及中学汉语课程的决定》,普及、教学汉语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汉语基本知识和了解中国文化。虽然越南放宽了学习汉语的限制,但是在实施汉语教学的层面上依旧存在限制,如政府不承认华文中心的学历、华文中心的运营得不到政府经费的支持等。另外,多数没有华人的中小学尚未把汉语作为外语必修课开设,只有越南北部少数省份的学校将汉语作为外语必修课开设。据越南教育与培训部2012年3月12日的通知,关于中小学汉语教学的规定,汉语作为选修课,一周有4节课。小学五年制和中学四年制实施的汉语教学制度都一样,一周4节,一年35周,各个年级每年共有140节课。
(二)华文中心是汉语教学发展的主力
越南的华文中心附属于普通学校,没有独立的校舍,完全不同于独立办学的华校。教学方面相对独立,在学校的管理方面则是由普通学校的校长兼任管理。教学形式与普通学校一样采用半日制,每周上课5个半天,主要以语文为主,6个月为一个学期,每周课时10~15节不等。当地的教育部门并不承认华文中心的学历,政府也不给予办学经费的支持。华文中心的运营经费主要是学生缴纳的学费和各校董事会的资助。其中陈佩姬华文中心、启秀华文中心、麦剑华文中心等是越南有名的华文中心。
(三)高等学校中汉语专业及汉语课程的发展
由于中越两国经贸往来和旅游业合作的加强,越南对汉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越来越多的越南人也开始将兴趣投向中文专业。目前,越南开设汉语专业或中文二外的大学招收的主要是本科学生,如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胡志明市师范大学、顺化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海防大学、河内大学等。其中也有少数学校培养汉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等学校设立培养汉语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越南人学习汉语的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华裔青少年在华文中心以民族语言的形式学习;另一类是非华裔人士(包括少数华人子弟)在高等学校以第二语言的形式学习汉语。另外,各种类型的外语中心也是教授越南人学习汉语的机构。虽然这些外语中心存在着单一追求经济效益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但是由于外语中心的数量较多,对于汉语在越南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越南河内大学的孔子学院
2014年12月27日,中国广西师范大学与越南河内大学合作共建的孔子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越两国共同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也是中越两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中越双方表示要加强沟通与合作,竭尽所能把孔子学院办成推动中越两国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为增进中越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为传承和发展中越人民的传统友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③。2015年是中越建交65周年,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的建立具有特别的意义,它将为中越青年学生和中越学者搭建起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共同进步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越南汉语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越南的汉语教学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师资和教材是主要问题,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施落后、HSK考点缺乏且分布不均等也是影响汉语教学发展的因素。
(一)缺乏汉语教师
越南缺乏汉语教师,特别是缺乏高质量的汉语教师,这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越南高校汉语教师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汉语教师的学历低、职称低等方面。“在各高校,汉语师生的比例大都在1∶50以上。由于有的学校师资缺乏,只能大班上课,一个班人数在50人以上,有时老师甚至要用话筒学生才能听得清楚。......与中国高教系列的职称相比,越南的中级职称多出了正讲师一级。到目前为止,越南汉语教师中还没有高级职称的,最高职称是正讲师”①。2004年至今经过10多年的发展,据访谈调研估测越南的博士毕业人数已约有50人,副教授职称已经突破了零数字。虽然汉语教师缺乏已经有了初步的改善,但是专业汉语教师仍然相对缺乏,教师的业务水平仍需提高。为了推进汉语教学在越南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汉语教学对师资的需求,需要积极建设越南的汉语教师队伍,提高汉语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缺乏当地化的汉语教材
由于越南政府严格控制教材、教辅等书籍,禁止学校擅自编写教材、辅导用书等,适用于越南汉语学习的教材缺乏,各个学校的汉语教师只能自己编写教案作为内部材料使用。如果需要在越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就必须经该国教育部的严格审批。目前越南高校中文专业的汉语教材多是中国出版和中国台湾省、香港等地编写出版的教材。因为这些教材不是针对越南人编写的,教学反映效果不佳。越南主要直接引进中国的汉语教材,如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王洪顺主编的《中国概况》,孙德金主编的《汉语语法教程》,章纪孝主编的《高级汉语口语》,崔永华、杨寄洲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技巧》,黄伯荣主编的《汉语语法》,张静贤主编的《外贸口语30课》等。目前,越南仍缺乏符合当地学生的汉语学习教材,且现有的汉语教材不具备针对性、适应性、专业性,这需要学界予以重视。
(三)缺乏办学经费,教学设施落后
目前,越南的华文中心等教学机构大都普遍存在教学设备缺乏的问题。华校属于独立办学,而华文中心属于非独立办学,直接附属于普通学校,借用所附属学校的教室等教学基础设施。由于越南政府不负担华文中心的办学经费,大部分的办学经费来自各华文中心收取学生的学费,而且收取的学费比较低。这种运营方式远不能支持学校的正常运营,既不能为师生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也不能为师生提供优越的教学环境。
(四)缺乏HSK考点且分布不均
越南缺乏HSK和BCT的考点,且分布不均。1997年9月,胡志明市师范大学受中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的委托,在越南举办第一次汉语水平考试(HSK)。“189名考生报名参加,其中90%以上考生获得初中等各级证书”②。17年来,越南的HSK考点没有太大变化。目前,越南HSK考点有胡志明市师范大学、顺化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太原大学,与以往相比只新增设了3个考点。考试时间间隔较长,1年只有2~3次考试机会。考试时间间隔太长,学习的效果不能及时得到检测和反馈,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利于汉语教学的持续性发展。
四、推动越南汉语教学发展具备的条件
(一)中越关系稳定发展是促进越南汉语教学发展的基础保证
稳定的中越政治关系是促进越南汉语教学发展的基础保证。刘笑盈、于向东认为“中越关系的变化影响到越南华人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导致了华人社会地位的升降起落和华人问题的尖锐化。而华人问题对中越关系的影响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计”③。华人的社会地位主要是建立在稳定的两国关系的基础之上。近年来,中越两国在南海问题上时而出现一些摩擦,由于中越双方高层间保持交流与互动,两国关系一直在曲折中保持发展。
中越两国建交65周年之际,为了增进互信、凝聚共识、推动中越关系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于2014年12月25日至27日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分别会见了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国家主席张晋创、政府总理阮晋勇、越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黎鸿英,并与越南祖国阵线主席阮善仁举行了会谈①。另外,两国边境地区和年轻人之间经常举行大型交流活动,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了贡献。特别是两国在国防、安全、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和科技等领域合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目前有超过1.3万名越南学生在中国留学,在越南留学的中国学生也达数千人”②。由此可见,两国稳定的政治关系为汉语教学在越南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中越两国旅游与贸易合作的发展
中越两国经贸、旅游合作的发展对汉语人才需求的增加,促使越南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学习日语和法语的人数,汉语成为英语之外的第二大外语。
1.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越双方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两国的合作也进一步深化。为吸引更多游客,促进两国游客通关便利,中国和越南共同建设“无国界旅游实验区”———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越南旅游总局非常重视在中国各省的旅游宣传,因为中国是越南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越南注重加强建设其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的旅游营销渠道采用互联网的形式,如建立了越南官方中文版的旅游网站(http://www.vietnam-tourism.com)。在越南旅游局的大力宣传下,前往越南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明显增多,急需精通汉语的导游、酒店服务等人才。具体数据如表1③所示:
表1 越南旅游客源的人数年增长率及中国客源排名
名称指标 | 单位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09~2014年之间的年平均增长率 |
中国游客人数 | 万人次 | 527.610 | 905.360 | 1416.804 | 1428.693 | 1907.794 | 1947.236 | 30.20% |
国际游客人数 | 万人次 | 3772.359 | 5049.855 | 6014.032 | 6847.678 | 7572.352 | 7874.312 | 15.86% |
比率 | 百分比 | 13.99 | 17.93 | 23.56 | 20.86 | 25.19 | 24.73 | 12.07% |
中国在越南入境旅游的 | - | 1 | 1 | 1 | 1 | 1 | 1 | - |
2.两国贸易合作的发展
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快速增长,且双边贸易额增长1500倍。“从1991年的0.32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550亿美元以上,增长超过1500倍;中国对越南的投资从零增长到约80亿美元,在101个对越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9”④。越南计划投资部部长裴光荣表示,越南工业生产强劲扩张,很多企业运营良好,服务业继续呈上升趋势”⑤。越南经济的良好发展趋势为更多地吸引中国人到越南投资营造了良性循环的大环境。
五、加快越南汉语教学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首先应重视当地教师的培养,鼓励当地教师参与设置汉语专业的课程,积极改善当地教师汉语水平低、教学能力弱的现象。近几年来,越南高校出台鼓励学生到中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对汉语教师的需求。在越南设立对当地师资的培训之外,还应加强培训可融入当地的中国公派教师或志愿者。在越南举办对汉语教师的培训,培训的对象主要以大学教师为主,兼顾中小学的汉语教师。培训的范围以北部为中心,向中部和南部等地区扩展。适当增加越南“国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计划的名额。
(二)改善教材编写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越南各高校和华文中心的汉语教材,不仅有选自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中国高校编写的教材,还有选自中国港台地区高校编写的教材。教材的编者需要对中国语言文化、越南语言文化和越南学生的汉语偏误与习得特点有所了解,同时在教材编写的理论和原则的指导下编写针对越南学生使用的汉语教材,编写针对越南中文专业和硕士生使用的专业用书,编写针对越南的旅游、商贸、科技等方面当地化的汉语教材,以及注重投入编写汉语的参考书、工具书等。
(三)加大教学硬件设施投入,广筹经费支持
目前,越南的华文中心等教学机构大都存在缺乏基础教学设施、教学设备落后的问题。建议从社会集资,为专业对口的公司培养专业的汉语人才。既可以缓解华校或华文中心的发展困境,也可以满足公司和企业对汉语人才的需求。
(四)创造良好的汉语教学发展环境
由于中越两国在贸易和旅游业等方面的合作日益频繁,特别是自2010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协议生效以来,越南对汉语人才的需求量急增,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也逐渐高涨。由于中国大陆和台湾省企业加大在越南的投资力度,越南也是中国人的旅游首选国家之一,这为越南人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机会。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性明确,在汉语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希望能到大中型企业就业。但目前高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跟不上社会实际需求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要加快修订汉语专业的教学大纲,逐步改善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等,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2014年12月河内大学孔子学院的成立将有力地推动汉语教学环境的建设。
(五)在越南增设汉语水平考试考点
越南缺少HSK和BCT考点且分布不均衡,有必要增设HSK和BCT的考点,以及根据越南各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立考点,满足各个地方的考生需求。建议两个月实施一次HSK考试,建立网络考试试点。目前越南尚未有针对汉语HSK考试的培训中心,可鼓励越南当地的汉语教师积极参与开设对汉语HSK或BCT等考试的培训,对汉语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通涛、蒋有经、陈荣岚:《东南亚汉语教学年度报告之二》,《海外华文教育》2014年第2期。
2.潘其南:《越南汉语教学概况》,《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3期。
3.韦锦海:《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现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4.刘笑盈、于向东:《战后越南华人四十年历史之变迁》,《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
5.杨晔:《俞正声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8日。
6.于向东:《近期越南政治发展变化的若干问题》,《东南亚纵横》2014年第4期。
7.杜剑宣:《汉语在今日越南》,《当代亚太》1998年第1期。
8.吴应辉:《越南汉语教学发展问题探讨》,《汉语学习》2009年第5期。
9.陈氏明和:《越南旅游业促进中国游客入境旅游营销工作的一些策略》,《东南亚纵横》2014年第5期。
10.陈丙先、陈映雪:《中越经贸关系现状探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4期。
11.阮氏玉征:《越南高校汉语课程设置的分析和思考》,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2.闫彩琴:《二战后越南华人政策演变探析》,《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6期。
13.闫彩琴:《战后影响越南华人政策之若干因素析论》,《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9期。
14.吴远富:《越南开始普及中学汉语课程》,《广西日报》2006年12月21日。
15.聂槟:《外来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与融合》,《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12期。
16.王进:《越南的汉语教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S1期。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越人力资源服务 皖ICP备2020018723号-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长江西路拓基广场B1402 EMAIL:vn_online@163.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