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环保法(2020 版)核心注意事项:
来源:中越人才网
时间:2025-08-25
作者:中越人才网
浏览量: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越南环保法(2020年版)
一、环境许可与登记:企业运营的 “法定门槛”
二、环境登记的适用场景
三、环境事故预防与应对:责任与流程
四、环境监测与报告:日常管理核心
五、违规后果与合规建议
越南《环境保护法》(2020 年 11 月 17 日国会通过,2022 年 1 月 1 日生效,法典编号 72/2020/QH14)对企业环保责任、环境管理流程及违规后果作出明确界定,在越中资企业需重点掌握以下关键内容,才可确保生产经营合规: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一)环境许可证申请范围与要求
1、必办情形:第一组(高环境风险,如危险废弃物处理、进口废料作原料生产)、第二组(中环境风险,如中型制造业、涉及环境敏感区域的项目)、第三组(低环境风险但需处理废水 / 废气 / 危险废弃物)投资项目,正式运营前必须申请环境许可证,未取得许可不得排放废弃物或开展生产活动。
2、许可核心内容:明确企业废水排放量、污染物限值、排放位置与方式;废气排放流量、污染物浓度标准;危险废弃物处理设备要求、允许处理数量;进口废料的类型与数量等,同时附带环境保护要求,如废水预处理措施、环境事故预防计划等
3、有效期与续期:第一组项目及本法生效前按第一组标准运营的项目,许可证有效期 7 年;其他项目有效期 10 年,企业需在到期前 30 天提交续期申请,未续期继续运营将视为违规
(二)环境登记的适用场景
1、登记对象:无需办理环境许可证,但产生废弃物的投资项目(如小型服务业)、本法生效前已运营且无许可证的生产经营机构,需完成环境登记。
2、登记内容:包括项目概况、生产类型、原材料与化学品使用情况、废弃物种类与数量、废弃物收集处理计划等,若后续生产规模或废弃物类型发生变化,需提前重新登记。
3、登记时限:需环评的项目在正式运营前登记;无需环评但需施工许可的项目,在获取施工许可前登记;存量生产经营机构需在本法生效后 24 个月内完成登记。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1、普通工业固体废弃物:按 “可再利用原料”“建筑材料用”“待处理” 三类分类储存,运输需使用专用密封设备,防止泄漏或扬尘,只能转移至有资质的处理机构或协同处置企业。
2、危险废弃物(含毒、放射性、易燃、腐蚀性等特性):需单独分区储存,张贴明显标识,运输时需安装定位设备,严格按省级人民委员会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运输,转移前需与接收机构签订书面协议,严禁与普通废弃物混合。
3、废水与废气:排放前需处理至符合环境技术法规,工业区、密集生产服务区内企业需接入集中处理系统;产生粉尘、废气的设备需配备过滤、净化装置,确保排放浓度不超过限值;废水排放口需设置清晰标识与监测点。
1、塑料废弃物:禁止将塑料废弃物排入排水系统、河流或海洋,企业需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2024 年底前建立分类回收体系,可回收塑料需交由合规机构处理,不可回收部分需按危险废弃物管理标准处置。
2、进口废料:仅允许进口列入总理批准清单的废料作生产原料,进口前需取得环境许可证,并存入环境保护押金,若废料不符合要求,需承担再出口或无害化处置费用。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1、风险排查与预案:企业需定期排查环境风险(如储罐泄漏、废水处理系统故障等),制定《环境事故预防与应对计划》,明确应急团队、设备与物资,每两年至少开展 1 次应急演练,并将演练结果报当地环保部门。
2、监测与预警:产生废水、废气的企业需按要求安装自动连续监测设备,数据实时传输至省级环保机构;发现排放超限时,需立即停止排放并启动整改,同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二)事故处理流程
1、即时响应:发生环境事故(如废水泄漏、危险废弃物扩散)后,企业需立即隔离污染区域,采取封堵、吸附等应急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并在 24 小时内书面报告区级以上环保部门与自然灾害预防控制指挥委员会。
2、后续处置:事故处理后,需在规定时限内(区级事故 30 天内、省级事故 60 天内)制定环境恢复计划,明确污染治理措施、进度与责任人,恢复过程需接受环保部门监督,完成后需提交验收申请。
(三)损害赔偿
因环境事故造成环境功能损坏(如土壤污染、水源恶化)或第三方损失(居民健康、财产损失)的,企业需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若多方共同导致事故,按污染物排放量、毒性程度确定责任比例,无法确定时由仲裁机构或法院判定。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监测要求:企业需按规定开展环境监测(自动连续监测或定期监测),监测指标包括废水 pH 值、污染物浓度,废气粉尘含量、有害气体浓度等,监测数据需保存至少 5 年,以备环保部门检查。
报告义务:每年 12 月 31 日前提交年度环境保护报告,内容包括废弃物处理情况、监测结果、环保措施执行情况等;发生重大环境变化(如生产规模调整、工艺变更)时,需提交专项报告。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违规处罚:未取得环境许可证擅自运营、废弃物处理不合规或环境事故处置不当的,将面临罚款(最高可达项目投资额的 5%)、责令停产整改,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造成重大污染的,相关责任人需承担刑事责任。
合规建议:新项目立项时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估,确保与环保要求匹配;配备至少 1 名经环保专业培训的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监测与合规管理;定期组织员工学习越南环保法,留存培训记录;涉及争议时,可借助中资企业协会协助与当地部门沟通,保存好许可文件、监测数据等关键证据。
详细环保法信息可点击 [此处文档链接] 查看
越南环保法.pdf